电机模型理论只是描述矢量控制的过程。我们应用工程师只需要知道其结论。通过应用,验证该理论是否正确。

在应用工程师的眼中,这些并不复杂。

我们知道,磁场强度是由匝决定的,而一台设计好的电机,匝数是确定的。因此,电机可能的输出转矩,是由励磁电流决定的。达不到额定励磁电流,最大转矩就下降(超频弱磁)。

变频器的三相输出配置有电流检测。CU随时知晓当前电流。

励磁电流实际值,就是电压输出换相点的电流值!(正交90度)

而当前转矩电流实际值,就是电压输出最大值(峰值)处的电流值(同相位)。电机空载处的电流值,就是电机损耗

由此可见,根本用不到任何理论计算(什么解耦之类的)。

为啥矢量控制低频时不好用?

例如,输出1Hz,那意味着每秒才能获知一次励磁电流值(换相点)。太过于迟滞了。

因此,低频段,只能用开环的V/f来控制。

反过来说,正常运转时,既然可以知道当前的转矩电流;当然可以根据负载的状态,降低电压、降低励磁电流,使其符仅合当前低转矩的需求。以达到节能的效果。